跋前疐后的意思
同“跋胡疐尾”。比喻進退兩難。
跋前疐后成語出處
宋·陳亮《謝羅尚書啟》:“直情徑行,視毀譽如風而不恤;跋前疐后,方進退惟谷以堪驚。”
跋前疐后成語例句
其稍畏名義者,則包羞閔默而有跋前疐后之憂。《續資治通鑒·宋理宗嘉熙元年》
繁體寫法:
跋前前后
注音:
ㄅㄚˊ ㄑㄧㄢˊ ㄓㄧˋ ㄏㄡˋ
跋前疐后的近義詞:
- 跋前躓后 同“ 跋胡疐尾 ”。 唐 韓愈 《進學解》:“跋前躓后,動輒得咎。”
- 進退跋疐 猶言進退兩難。 章炳麟 《訄書·學隱》:“進退跋疐,能事無所寫,非施之訓詁,且安施邪?”
成語語法:
作謂語、定語;指進退維谷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語
成語結構:
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
古代成語
英語翻譯:
be caught in a dilemma <to be on the horns of a dilemma>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來源于網絡搜集,由詞典網小編整理,僅供個人備考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