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釜沉舟的意思
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。
破釜沉舟成語出處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項羽乃悉引兵渡河,皆沉船,破釜甑,燒廬舍,持三日糧,以示士卒必死,無一還心。”
破釜沉舟成語例句
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,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。
注音:
ㄆㄛˋ ㄈㄨˇ ㄔㄣˊ ㄓㄡ
破釜沉舟的近義詞:
- 義無反顧 ∶高度的正義感或責任心不容許回溯到以前的時間或地點 ∶從道義上講只能勇往直前,不能回顧、退縮
- 背水一戰 背水:背靠江河,表示沒有退路。比喻決一死戰,死里求生
- 決一死戰 作你死我活的決戰
破釜沉舟的反義詞:
- 優柔寡斷 形容做事猶豫不決、不果斷太溫順而優柔寡斷的性格
- 瞻前顧后 看看前面,再看看后面,指辦事考慮細致周密,也指顧慮太多,猶豫不定
- 舉棋不定 手舉棋子,斷定不了往哪兒走。比喻遇事無主見,決斷能力差
成語語法:
聯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狀語;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
成語故事:
?
????秦朝末年,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,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。農民起義軍的領袖,最著名的是陳勝、吳廣,接著有項羽和劉邦。下面,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。?
????有一年,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(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)的巨鹿(今河北省平鄉縣),趙王連夜向楚懷王(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)求救。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,項羽為次將,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。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,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,不再前進。軍中沒有糧食,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,他也不管,只顧自己舉行宴會,大吃大喝的。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。他殺了宋義,自己當了“假上將軍”,帶著部隊去救趙國。
????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,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;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,解救巨鹿。
????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后,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,每人再帶三天干糧,然后傳下命令:把渡河的船(古代稱舟)鑿穿沉入河里,把做飯用的鍋(古代稱釜)砸個粉碎,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。這就叫破釜沉舟。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、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。
????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,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。在項羽親自指揮下,他們以一當十,以十當百,拚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,經過連續九次沖鋒,把秦軍打得大敗。秦軍的幾個主將,有的被殺,有的當了俘虜,有的投了降。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,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,過兩年,秦朝就滅亡了。
????打這以后,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,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,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。
?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語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語
成語結構:
聯合式成語
產生年代:
古代成語
英語翻譯:
burn one's boats
俄語翻譯:
сжечь свои корабли
日語翻譯:
のるかそるかでやる,一(いち)か八(ばち)かの決心(けっしん)でやる
其他翻譯:
<德>seine schiffe hinter sich verbrennen <den rubikon überschreiten><法>briser ses vaisseaux <être décidé à vaincre où à mourir>
成語謎語:
項羽砸鍋
讀音注意:
釜,不能讀作“jīn”。
寫法注意:
釜,不能寫作“斧”。